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小康故事 成为会员
每日国际焦点网谈生态环境每日地方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维权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汽车·能源文化·旅游科技前沿短视频曝光台名医·健康 人员查询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河北
  • 山西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山东
  • 安徽
  • 江苏
  • 浙江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江西
  • 台湾
  • 福建
  • 云南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广东
  • 内蒙古
  • 新疆
  • 广西
  • 西藏
  • 宁夏

2023服贸会丨淡淡药香,浓浓深情——中医药为“一带一路”沿线人民搭建“健康桥梁”

新华社记者李恒、郁琼源、林苗苗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人民的财富。怎样加快中医药“走出去”步伐?中医药如何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

  作为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举行的系列高峰论坛之一,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六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嘉宾汇聚一堂,围绕“深化‘一带一路’中医药合作 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主题,深入研讨展望未来。

  第六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恒 摄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自古以来,中医药就伴随商贸活动在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落地生根。如今,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交流合作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为世界各国人民增进健康福祉。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先后向34个国家派出38支抗疫医疗专家组;在摩尔多瓦、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马来西亚等援助建设或合作设立中医中心,派遣中医专家提供针灸、推拿、中医内科等诊疗服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中医药诊疗技术、中医药养生保健文化等方面的在华培训项目;以青蒿素为技术核心,为30多个国家援助建设抗疟中心,培训专业人才3000余名……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赵峰涛介绍,10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携手共进、守望相助,积极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中医药援助和支持。

  “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愿与各国加强交流合作,向世界贡献更多中国处方和中国方案”……论坛上,“中国处方”在众多嘉宾中激发共鸣。

  利比里亚卫生服务部副部长弗朗西斯·凯特在视频致辞中分享了多年前自己因左手瘫痪以来,传统医学改变了她生活的故事。“作为一名医生,我非常理解传统医学的使用。应该加强对传统医学知识的适当培训,并继续努力确保传统医学继续成为减轻人类病痛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上发布了“‘一带一路’十周年:中医药国际合作成果”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传统医学临床试验注册平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介绍,目前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与东盟、欧盟、非盟、拉共体以及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等地区和机制合作的重要领域。中医针灸、藏医药浴法、太极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草纲目》《黄帝内经》和《四部医典》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2022年1月发布的《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十四五”时期,中国将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建设一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加强中药类产品海外注册服务平台建设,组派中医援外医疗队,鼓励社会力量采用市场化方式探索建设中外友好中医医院。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李希奎表示,中医药以其所包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博大哲学智慧、独特诊疗体系、健康养生理念、内在经济潜力受到越来越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欢迎和认可。未来,中医药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将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记者了解到,今年服贸会期间,共有23个国家和地区到中医药展区参展参会,国内的参展机构共有19个省区市约150家机构线下参展参会,均超过往年。

  2023年服贸会期间中医药展区,工作人员在交流洽谈。新华社记者 李恒 摄

  江西以“江西中医药服务走向世界”为主题,在展台设置中医药材标本墙,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中医药材切割、制丸等非遗炮制技艺;云南重点展示傣医锤筋、推拿、拖擦疗法、中医耳穴压贴服务等引来不少外国参展商前来咨询交流……穿梭在服贸会的多个展区展位,淡淡“中药味儿”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助力中医药“走出去”。

  2023年服贸会期间中医药展区,工作人员在展示中医技艺。新华社记者 郁琼源 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表示,要继续发挥中医药多元价值优势,继续坚持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持续推动中医药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把这条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铺得更宽更远,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责编:徐祥丽、刘叶婷)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46件铜胎掐丝珐琅器入藏上博

原标题:46件铜胎掐丝珐琅器入藏上博9月26日,张宗宪先生在上海博物馆介绍他捐赠的铜胎掐丝珐琅器。9月26日,上海博物馆举办张宗宪文物捐赠仪式。张宗宪先生此次向上海博物馆捐赠铜胎掐丝珐琅器32套共46件。新华社记者 任珑...

我学者揭示胰腺癌转移分子新机制

  记者9月25日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悉,该院普外科孙备教授团队深入揭示了环状核糖核酸影响胰腺癌转移的新机制,为胰腺癌基础研究拓展了新思路、新视角。相关论文于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分子癌症》在线发表。  胰腺癌是...

科学控糖一日三餐是重点

      近年来,“喝奶茶喝出牛奶血”等极端个案屡见报端,减糖、控糖甚至戒糖成为网络热议话题。但消费者是否真的了解糖?是否知道如何科学减糖、控糖?近日,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

各地医院不断加强健康促进工作 健康科普这样“飞入寻常百姓家”(健康中国 奋发有为)

  每日新闻网讯:9月13日,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来到某老年养护中心开展脑健康科普活动,通过传授自编手指运动操、辨别穴位、健康咨询等向老人讲解脑健康常识与慢性病防治。图为医务人员教老人做手指运动操。  赵启...

让养老变“享老” 适老化创新改造亮点多

  5月11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的数字监管平台上显示着临安区各地家庭养老床位服务的实时数据。  新华社记者 徐 昱摄  洗澡有淋浴凳支撑,日常起居有辅具助力,在家门口的老年食堂能吃上可口饭菜……近年来,...

四川渠县整治医药领域顽疾

 本报电  (王子秦)近来,四川省渠县按照上级决策部署,统筹谋划、重点突破,纪检监察靠前监督、跟进监督,向“大处方、滥检查、泛耗材”及虚报套领医保基金等医药领域的“沉疴顽疾”发起猛攻。  针对医药领域...

首个“横琴生产、澳门监制”的澳门药品发售

 据新华社澳门电  (记者李寒芳、刘刚)首个“横琴生产、澳门监制”的澳门药品“马交牌千里追风油”近日从横琴发运,通过两地海关及澳门特区政府药物监督管理局的查验抵达澳门,于9月15日在澳门面向公众销售。...

京津冀进一步深化养老服务协同发展 北京养老项目向周边地区延伸布局

 (记者潘俊强)日前,记者从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项目推介会上获悉: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发布一系列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政策方案,推动北京养老项目向河北省等环京周边地区延伸布局,携手打造养老服务现代化建设区域协同的先行区、示范区...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湖北省巴东县第二人民医院开展2023年“健康知识宣传讲师”选拔赛    每日新闻网报道:(田文凤)2023年9月14日晚,巴东县第二人民医院开展2023年“健康知识宣传讲师”选拔赛,全院9名医生10名护士,共计19

晚上吃生姜等同于砒霜?

中新网9月14日电 姜辣素对人的心脏和血管有刺激作用,能使心跳加速、血管扩张。如果晚上吃太多,可能会让人感到精神兴奋,从而影响睡眠。但是,并不会严重到“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的程度。(责编:郝帅、杨迪)

2023
09/09
09:40
浏览量:414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各地医院不断加强健康促进工作 健康科普这样“飞入寻常百姓家”(健康中国 奋发有为)

各地医院不断加强健康促进工作 健康科普这样“飞入寻常百姓家”(健康中国 奋发有为)

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支部联建聚合力 送医下乡助健康

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支部联建聚合力 送医下乡助健康

哪些病适合看中医?就医时注意啥?一文了解!

哪些病适合看中医?就医时注意啥?一文了解!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中国老区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警察网
  • 海外网
  • 中国长安网
  • 人报融媒
  • 111111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移动端

    • 手机视频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1905121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