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小康故事 成为会员
每日国际焦点网谈生态环境每日地方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维权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汽车·能源文化·旅游科技前沿短视频曝光台名医·健康 人员查询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河北
  • 山西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山东
  • 安徽
  • 江苏
  • 浙江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江西
  • 台湾
  • 福建
  • 云南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广东
  • 内蒙古
  • 新疆
  • 广西
  • 西藏
  • 宁夏

乡村医生刘永生:47载做乡亲们的健康“守门人”

秦岭脚下,黄河岸边。

64岁的乡村医生刘永生,被四里八乡亲切地称为“村里的120”。谁家有个急病,一通电话,他就背着医疗箱赶来。

从医47年,刘永生接诊病人少说也有10万人次,出诊万余次。“把守护乡亲们的健康当作一生的事业。”刘永生这样说,也这样做。

“群众有需要,我就马上到”

“永生,你嫂子口吐白沫,咋都叫不醒,你快来!”天蒙蒙亮,接到电话,刘永生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拿起药箱就往村民宋茂林家赶。

对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寺角营村荒移卫生室乡村医生刘永生来说,这样的情况他已习以为常。

一进门,刘永生根据经验判断:是突发脑梗!他赶紧联系车辆,将人送到县医院急救。等病人脱离危险出了院,刘永生又马上带着针灸工具上门治疗。宋茂林紧紧拉着他的手不放:“永生,要不是你,人早就没哩。”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是不少乡亲对刘永生的评价。

多年前,村民张继邦的老伴在挖药材时摔断了腿,是刘永生爬到坡底,小心翼翼给背回村里。康复治疗一连几年,刘永生的照护不曾中断。

村里的李秀珍老人得了系统性红斑狼疮,身上因病溃烂惹来蝇虫,刘永生为她细致清洗消毒、打针施药,一系列规范治疗让老人病情得到极大控制。

刘永生值守的卫生室里,四壁挂满了患者送来的锦旗。多年扎根,村子里谁是慢性病患者,谁得了重症,刘永生心里装着一本厚厚的“健康账册”。会预防、能诊断、会看病、能治疗、会转诊——他为自己定下“15字方针”。

“群众有需要,我就马上到。”刘永生说,“只要身体干得动,就一定让乡亲们在最需要的时候找到我。”

乡村医生刘永生在出诊的路上。(受访者供图)

“乡亲们需要的,我就会学习”

1976年高中毕业后,刘永生回到村里,成为一名赤脚医生。后来,又成了乡村医生。

亲身体验上百味中草药,在自己身上练习针灸,多次自费参加全国各地知名专家教授举办的特色医疗技术培训班,护送患者去上级医院时详细记录如何救治用药……刘永生边看病、边学习、边琢磨。

他忘不了母亲反复念叨的事:两岁那年,刘永生右腿出了意外,家里没钱看病,母亲急得放声大哭。村党支部知道后,动员大伙儿三角五毛共凑了20块钱,及时治好了他的病,才没落下残疾。

“娃呀,你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当个医生,不要忘了乡亲们给咱的帮助。”母亲的话一直响在他的耳边。

白天忙着接诊出诊,到了晚上,刘永生就在卫生室铺张床,剪贴好搜集的方子,写下检查复诊的体会。“乡亲们需要的,我就会学习。”为了一个问题食不甘味、夜不成眠是常有的事。

中医的针灸拔罐、推拿按摩、手法复位,西医的导尿、洗胃、接生,针对农村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年的学习实践,刘永生总结掌握了一套方便快捷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子:“能让乡亲们在村里治好病的,就不让他们来回奔波!”

乡村医生刘永生在给患者看病。(受访者供图)

“把治病救人的事业继续做下去”

一度,家人也劝过刘永生“走出去”挣钱。

想到那些弥留之际不喊儿女却喊着自己名字的患者,想到有乡亲说的“儿子在电话里,永生在我身边”,刘永生坚定了在村医岗位上继续干下去的决心。

春去秋来,一袭白褂走村串户,他也亲眼见证了基层卫生事业和乡村振兴的长足发展。

“过去给病人复诊,天晴一街土,下雨满街泥,一个药箱一把伞,一方铺盖路上盖。”刘永生回忆。

如今呢?村卫生室成了五室分离的标准化卫生室,可以化验、制氧、做心电图。刘永生用一段顺口溜来形容:“道路平、路灯明,卫生室门前停有120,如果有人疾病发,十分钟后到他家。”

刘永生的儿子刘博,毕业后也成了村卫生室的一名乡村医生,孙女上大学也选择就读医学专业。刘博说:“父亲从医时对病人的态度,勤勉好学、认真钻研的劲头,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乡亲们对父亲那种亲热和尊重,也让我对这份职业越发热爱。”

问到什么时候退休,刘永生这样作答:“年过六十不算老,农村医疗只管搞,胸中只要有口气,背上药箱不放弃。”

他说:“我要把治病救人这个事业继续做下去。”

乡村医生刘永生入户看望患病群众。(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仝选】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46件铜胎掐丝珐琅器入藏上博

原标题:46件铜胎掐丝珐琅器入藏上博9月26日,张宗宪先生在上海博物馆介绍他捐赠的铜胎掐丝珐琅器。9月26日,上海博物馆举办张宗宪文物捐赠仪式。张宗宪先生此次向上海博物馆捐赠铜胎掐丝珐琅器32套共46件。新华社记者 任珑...

我学者揭示胰腺癌转移分子新机制

  记者9月25日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悉,该院普外科孙备教授团队深入揭示了环状核糖核酸影响胰腺癌转移的新机制,为胰腺癌基础研究拓展了新思路、新视角。相关论文于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分子癌症》在线发表。  胰腺癌是...

科学控糖一日三餐是重点

      近年来,“喝奶茶喝出牛奶血”等极端个案屡见报端,减糖、控糖甚至戒糖成为网络热议话题。但消费者是否真的了解糖?是否知道如何科学减糖、控糖?近日,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

各地医院不断加强健康促进工作 健康科普这样“飞入寻常百姓家”(健康中国 奋发有为)

  每日新闻网讯:9月13日,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来到某老年养护中心开展脑健康科普活动,通过传授自编手指运动操、辨别穴位、健康咨询等向老人讲解脑健康常识与慢性病防治。图为医务人员教老人做手指运动操。  赵启...

让养老变“享老” 适老化创新改造亮点多

  5月11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的数字监管平台上显示着临安区各地家庭养老床位服务的实时数据。  新华社记者 徐 昱摄  洗澡有淋浴凳支撑,日常起居有辅具助力,在家门口的老年食堂能吃上可口饭菜……近年来,...

四川渠县整治医药领域顽疾

 本报电  (王子秦)近来,四川省渠县按照上级决策部署,统筹谋划、重点突破,纪检监察靠前监督、跟进监督,向“大处方、滥检查、泛耗材”及虚报套领医保基金等医药领域的“沉疴顽疾”发起猛攻。  针对医药领域...

首个“横琴生产、澳门监制”的澳门药品发售

 据新华社澳门电  (记者李寒芳、刘刚)首个“横琴生产、澳门监制”的澳门药品“马交牌千里追风油”近日从横琴发运,通过两地海关及澳门特区政府药物监督管理局的查验抵达澳门,于9月15日在澳门面向公众销售。...

京津冀进一步深化养老服务协同发展 北京养老项目向周边地区延伸布局

 (记者潘俊强)日前,记者从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项目推介会上获悉: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发布一系列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政策方案,推动北京养老项目向河北省等环京周边地区延伸布局,携手打造养老服务现代化建设区域协同的先行区、示范区...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湖北省巴东县第二人民医院开展2023年“健康知识宣传讲师”选拔赛    每日新闻网报道:(田文凤)2023年9月14日晚,巴东县第二人民医院开展2023年“健康知识宣传讲师”选拔赛,全院9名医生10名护士,共计19

晚上吃生姜等同于砒霜?

中新网9月14日电 姜辣素对人的心脏和血管有刺激作用,能使心跳加速、血管扩张。如果晚上吃太多,可能会让人感到精神兴奋,从而影响睡眠。但是,并不会严重到“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的程度。(责编:郝帅、杨迪)

2023
08/22
11:32
浏览量:604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各地医院不断加强健康促进工作 健康科普这样“飞入寻常百姓家”(健康中国 奋发有为)

各地医院不断加强健康促进工作 健康科普这样“飞入寻常百姓家”(健康中国 奋发有为)

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支部联建聚合力 送医下乡助健康

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支部联建聚合力 送医下乡助健康

哪些病适合看中医?就医时注意啥?一文了解!

哪些病适合看中医?就医时注意啥?一文了解!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中国老区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警察网
  • 海外网
  • 中国长安网
  • 人报融媒
  • 111111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移动端

    • 手机视频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1905121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