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小康故事 成为会员
每日国际焦点网谈生态环境每日地方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维权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汽车·能源文化·旅游科技前沿短视频曝光台名医·健康 人员查询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河北
  • 山西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山东
  • 安徽
  • 江苏
  • 浙江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江西
  • 台湾
  • 福建
  • 云南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广东
  • 内蒙古
  • 新疆
  • 广西
  • 西藏
  • 宁夏

这些医生在村里闪闪发光

翟大龙为空巢老人义诊并发放药品。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刘金星在村卫生室为村民看病。

赵奎发站在摩托车旁为路上偶遇的患者开药。

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黄巢村,利落地归置完药箱里的药品后,64岁的赵奎发快步走到家门口的摩托车旁,戴上头盔,在摩托车发动机的轰鸣声中,他开始了一天的出诊工作。

盛夏时节,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西未庄乡显得分外安静,与行人较少的街面相比,中未城村卫生室显得分外热闹,前来看病的老人坐满了诊室,焦急地向医生翟大龙诉说自己的病情。

乡村医生,是我国县乡村三级医疗体系中最基层的“健康守门人”,让村民在家门口能看上病、看好病,是筑牢乡村健康基石的必要条件。很多农村的卫生室,与大医院相比条件差、病源少,难以“留住”村医。近年来,我国加强了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在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常庄乡中闫村,29岁的刘金星已经做了5年的村医。

“做医生并非要在大医院才有价值”

迅速吃完饭,39岁的翟大龙就被来问诊的乡亲们围了起来。今年是他当村医的第十九个年头,中未城村和许堤村近千名村民的线上、线下诊疗工作都由他负责。

翟大龙笑称,中未城村卫生室是村里“从南到北,最矮的房子”,但砖房虽小,五脏俱全。他将约60平方米的空间分隔成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公共卫生室等,有时一天要接待100多名患者,少的时候也有数十人。其中,有来拿药的,有来免费测血压、血糖的,也有来咨询医保政策的,还有一部分人只是来聊聊天。

在多年的基层医疗服务中,翟大龙发现村里空巢老人的健康问题尤其需要关注。2015年的某天凌晨两点,他接到了村里杨大爷的电话。“听起来说话有气无力,我想可能是他冠心病发作了。”迅速赶到杨大爷家后,叫门不开,翟大龙翻墙进去才发现老两口煤气中毒,倒在地上,已经处于昏迷状态。他立刻将老人送到县医院急救。

这件事之后,翟大龙拿自己获得“中国好村医”的奖金购买了煤气报警器,分发给村里100多位空巢老人,希望避免煤气中毒的情况再次发生。后来,他在100多个村庄建起“空巢·留守老人健康流动服务站”,定期对多位空巢老人进行健康巡访,提供诊疗、护理、康复、保健、心理咨询以及免费送药服务。

“做医生并非要在大医院才有价值。”谈起一些同行去城市高就,翟大龙坦言,自己有时也会有些羡慕和心动。但他觉得,在乡村,他的人生价值才能发挥得更大。

从1978年到现在,赵奎发骑坏了5辆摩托车。“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一个电话打过来,我就赶过去处理”。从早上醒来,一直跑来跑去,“一天跑个百里路那是常有的事。”最多的时候,他一天要看30多个患者,半夜也经常被叫起来看病。

他所在的黄巢村,位于济南与泰安交界的深山里,周围十几个小山村有5000多口人,基本上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孩子,看病很不方便,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赵奎发骑着摩托车,挨家挨户地看病。

赵奎发的儿子喜欢小狗,但家里一直没能养。“咱们家里不能养狗,来了病号,狗叫,惊到病人。”父亲的这句话时常响于儿子耳侧。不多的回家日子里,他看到的更多是父亲的背影,背着药箱,消失在夜色里。

“小时候半夜里经常会被敲门声惊醒,我就知道父亲又该出门给人看病了。”如今,刘金星也成了一名医生,村里谁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找他,就算是大半夜,打一个电话他就去,从不嫌麻烦。

刘金星本科毕业后,拒绝了县医院抛来的橄榄枝。“我知道县医院工作待遇更好、发展更快”。他曾祖父1935年就在村里行医,到他已经是第四代村医了。对他而言,踩在熟悉的土地上,服务乡亲,心里更踏实。

“我们中闫村有92名高血压患者、28名糖尿病患者……”刘金星现在承担着中闫村800余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村民的情况他记得一清二楚。在与村民的接触中,他发现村里重体力劳动者颈肩腰腿疼痛的人较多,便到处拜师学习针灸技术。“村医就是要结合实际,用最便宜有效的方法为百姓治好病。”

5年前,刚回到村里的刘金星并不被村民信任。“从他们的眼神中就能感觉出来”。有些村民不找他,而是直接找他父亲看病。“所有医生都会经历这个阶段,因为你确实就是年轻没经验”。于是他申请了去大医院进修,平时通过一些线上或线下的学习平台,提升自己的医疗技术和能力。在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中,刘金星凭着过硬的技术,让卫生室的名声越来越大,不少患者也慕名而来。

“乡村会越来越好,乡村医疗会越来越专业”

赵奎发破旧的摩托车后面,一根尼龙绳捆着出诊箱、药箱等四个大包,除了患者需要的治病药品外,还有常用的急救药品。“你不知道在路上会遇到什么情况,发现病人立刻就给拿上药。”

45年的村医生涯中,他很少休息。2012年的一天,下了一场小雪,湿滑的路面把他从摩托车上重重摔在了地上,血流满面。医生建议他住院观察,“但我想着家里忙,那么多病号还在等着我。”因此当天就回家了。

很多患者去家里看望赵奎发,当时,全黄巢村的鸡蛋基本都被买光了。“这些礼很重,可能一辈子也还不清”。这件事情一直刻在他心里,激励着他为村民提供更好、更专业的医疗服务。

翟大龙今年38岁。2000年,他考上邯郸市卫生学校,学费要3000多元。翟大龙记得,当时父亲卖粮食只凑到1000多元,乡亲们也并不富裕,你50元,我100元……村民们就这样一起凑够了他的学费。“学成后,一定回村!”拿着一沓皱巴巴的纸币,翟大龙在心里发誓。

翟大龙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和妻子王翠红本可留在市区工作,也可继续深造,但却回到村里一起做起了乡村医生,用医者仁心回报乡亲。

翻开翟大龙的微信,好友有6000多人,绝大部分是曾经的患者,每天基本都有一两百个咨询用药的电话和微信消息。他的抽屉里放着60多本账本,记录着这些年夫妻俩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垫付的医药费,累计超过21.7万元。

“你不知道的情况下,他们就已经替你把农活干了”。即便家里种着4亩地,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在村卫生室的刘金星并不能时时顾到农活儿。该浇地或者打药时,经常有村民直接帮他家干了,然后再来卫生室通知他。“我是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家乡,喜欢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刘金星有很多同学都留在大医院工作了,这意味有更高的工资、更好的工作环境。“我们都是在发光,只是发光点不一样而已”。刘金星是这样理解的。

医师节是中国所有医生的节日,但对于这3位乡村医生来说,这只是一个普通但忙碌的工作日。他们都知道医师节是哪天,但是往往忙着忙着这一天就过去了。

每年的医师节,刘金星都会为村民开展义诊。“给老年人测量血糖、血压,给儿童测一下微量元素,为经济困难的孤寡老人免费送一些常备药。”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刘金星还会为他们上门做免费的体检筛查。

8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节日主题是“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乡村医疗卫生问题,对于基层医卫工作出台了诸多扶持政策。赵奎发所在的基层乡镇购置药品享受到了国家的基本药物补助。他期待能有更多具备新知识、新视野、新技能的年轻医生来到乡村,造福广大村民。

翟大龙也见证着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和服务能力的优化和提升。他刚回到村里时,村医的“配套设施”主要就是“老三件”——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如今,村里的卫生室更像一个“中转站”,除了为村民处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等,还能通过远程会诊平台与县级、市级、省级的专家进行会诊。“乡村会越来越好,乡村医疗会越来越专业”。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陈晓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孙晓彤】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46件铜胎掐丝珐琅器入藏上博

原标题:46件铜胎掐丝珐琅器入藏上博9月26日,张宗宪先生在上海博物馆介绍他捐赠的铜胎掐丝珐琅器。9月26日,上海博物馆举办张宗宪文物捐赠仪式。张宗宪先生此次向上海博物馆捐赠铜胎掐丝珐琅器32套共46件。新华社记者 任珑...

我学者揭示胰腺癌转移分子新机制

  记者9月25日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悉,该院普外科孙备教授团队深入揭示了环状核糖核酸影响胰腺癌转移的新机制,为胰腺癌基础研究拓展了新思路、新视角。相关论文于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分子癌症》在线发表。  胰腺癌是...

科学控糖一日三餐是重点

      近年来,“喝奶茶喝出牛奶血”等极端个案屡见报端,减糖、控糖甚至戒糖成为网络热议话题。但消费者是否真的了解糖?是否知道如何科学减糖、控糖?近日,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

各地医院不断加强健康促进工作 健康科普这样“飞入寻常百姓家”(健康中国 奋发有为)

  每日新闻网讯:9月13日,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来到某老年养护中心开展脑健康科普活动,通过传授自编手指运动操、辨别穴位、健康咨询等向老人讲解脑健康常识与慢性病防治。图为医务人员教老人做手指运动操。  赵启...

让养老变“享老” 适老化创新改造亮点多

  5月11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的数字监管平台上显示着临安区各地家庭养老床位服务的实时数据。  新华社记者 徐 昱摄  洗澡有淋浴凳支撑,日常起居有辅具助力,在家门口的老年食堂能吃上可口饭菜……近年来,...

四川渠县整治医药领域顽疾

 本报电  (王子秦)近来,四川省渠县按照上级决策部署,统筹谋划、重点突破,纪检监察靠前监督、跟进监督,向“大处方、滥检查、泛耗材”及虚报套领医保基金等医药领域的“沉疴顽疾”发起猛攻。  针对医药领域...

首个“横琴生产、澳门监制”的澳门药品发售

 据新华社澳门电  (记者李寒芳、刘刚)首个“横琴生产、澳门监制”的澳门药品“马交牌千里追风油”近日从横琴发运,通过两地海关及澳门特区政府药物监督管理局的查验抵达澳门,于9月15日在澳门面向公众销售。...

京津冀进一步深化养老服务协同发展 北京养老项目向周边地区延伸布局

 (记者潘俊强)日前,记者从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项目推介会上获悉: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发布一系列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政策方案,推动北京养老项目向河北省等环京周边地区延伸布局,携手打造养老服务现代化建设区域协同的先行区、示范区...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湖北省巴东县第二人民医院开展2023年“健康知识宣传讲师”选拔赛    每日新闻网报道:(田文凤)2023年9月14日晚,巴东县第二人民医院开展2023年“健康知识宣传讲师”选拔赛,全院9名医生10名护士,共计19

晚上吃生姜等同于砒霜?

中新网9月14日电 姜辣素对人的心脏和血管有刺激作用,能使心跳加速、血管扩张。如果晚上吃太多,可能会让人感到精神兴奋,从而影响睡眠。但是,并不会严重到“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的程度。(责编:郝帅、杨迪)

2023
08/20
21:50
浏览量:587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各地医院不断加强健康促进工作 健康科普这样“飞入寻常百姓家”(健康中国 奋发有为)

各地医院不断加强健康促进工作 健康科普这样“飞入寻常百姓家”(健康中国 奋发有为)

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支部联建聚合力 送医下乡助健康

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支部联建聚合力 送医下乡助健康

哪些病适合看中医?就医时注意啥?一文了解!

哪些病适合看中医?就医时注意啥?一文了解!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中国老区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警察网
  • 海外网
  • 中国长安网
  • 人报融媒
  • 111111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移动端

    • 手机视频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1905121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