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小康故事 成为会员
每日国际焦点网谈生态环境每日地方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维权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汽车·能源文化·旅游科技前沿短视频曝光台名医·健康 人员查询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河北
  • 山西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山东
  • 安徽
  • 江苏
  • 浙江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江西
  • 台湾
  • 福建
  • 云南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广东
  • 内蒙古
  • 新疆
  • 广西
  • 西藏
  • 宁夏

红安绣活—— 红起来 活起来(美在乡村·走进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刘寿仙及女儿、外孙女正在做绣活。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走在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七里坪镇的长胜街上,传统古建与沿街展卖的各色民间工艺品交织古今两种韵味,形成素艳两种姿色。红安绣活,便是这老街上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

  红色,是红安绣活的鲜亮底色。长胜街上的红安绣活传习所内,一件件极具地方特色的绣品、一双双充满历史记忆的“红军布鞋”,吸引着往来游人驻足欣赏。红安原名黄安,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红安。

  “红安盛产‘光籽棉’,‘红安大布’传统纺织技艺世代相传。革命战争年代,红安妇女不光给红军赶制布鞋,还缝制了许多鞋垫、衣服和棉被送给战士们。”省级非遗项目红安绣花鞋垫代表性传承人席和玉一边教小徒弟飖飖刺绣,一边给她讲起红安绣活的历史。如今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的展厅内,还陈列着红安妇女饱含深情、千针万线制成的“千层底”红军布鞋,展示着红安绣活独特的文化印记。

  红安县南部的太平桥镇,也有一家红安绣活传习所,其创办者是红安绣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寿仙。“我8岁时就跟着姑姑和外婆学刺绣。我喜欢红安绣活的艺术气息、文化味道,也喜欢这种静心创作的感觉。”刘寿仙这一绣就是50多年。

  2009年,在红安县委县政府支持下,刘寿仙将自家院子改造成红安绣活传习所。在这里,轻便素雅的农家布鞋、热烈绚丽的绣花鞋垫以及各式各样的摆件等展现着红安绣活的新光彩。桌旁,几位年约四五十岁的妇女正埋头飞针走线。像这些绣娘一样,每年到红安绣活传习所学习的绣娘有500余人,参与合作社刺绣的绣娘累计已超4000名。

  “刚开始,我们想给妇女做免费技术培训,还得挨家挨户动员,‘求人来’。”刘寿仙的女儿刘珊说,“现在,如果我们开培训课,大家都抢着来。”

  从“求人来”到“抢着来”,红安绣活的活力从何来?

  “如果把四大名绣比作花坛中的牡丹,那么红安绣活就像山间野花,散发着泥土清香,带着一种独特的质朴与浪漫。”红安县文化馆馆长薛立花说,“红安绣活始于东汉,兴于唐,明清以后成为盛行于全县的乡风民俗,有‘黄安无女不绣花’的说法。”

  一根钢针、几束彩线,在绣娘手下幻化成满载深情厚谊的美好图案,装点着鞋垫、布鞋、童帽、枕套、布兜、门帘、桌围等日常用品,扮靓幸福生活。“像比较典型的绣花鞋垫,过去常被用作定情信物。如今,人们依然习惯把它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薛立花说。红安绣活载情载理,题材以“鹿鹤同春”“并蒂莲开”“龙凤呈祥”等民间传统图案居多,绣娘根据不同场合、不同使用人群选择不同图案;工艺涵盖丝绣、挑绣、绒绣三大类,并融入当地“红安大布”传统纺织技艺中的提花、印花、纳花工艺。

  “红安绣活,最是考验手工。别看这么小一双,包括了7种针法。”刘寿仙指着一副《凤穿牡丹》鞋垫,语气中略带骄傲,“虽然‘凤穿牡丹’是传统图案,但我用地方特色针法绣出来,美感就大不相同了。这花瓣用的是参针,有一种渐变色的效果;凤凰的脖子用的是网针,针脚互相交错;凤凰尾巴上这个‘眼睛’,用的是绒绣,毛茸茸的,有立体感……”

  一幅成品的诞生,既考验着绣娘的刺绣技艺,也对其设计图案、勾勒线稿的能力提出要求。刘寿仙不断创新设计以满足受众需求。“有时候,一些客户想要定制图案,我就先在本子上起画稿,改到满意了再动手绣。”刘寿仙一边翻开满是图案的笔记本,一边说道。久而久之,她的创作既有大场面作品,也有人物肖像,还有融合民间剪纸风格的作品。

  为推动红安绣活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2年,刘寿仙把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的女儿刘珊劝回家乡。

  “要让红安绣活真正‘活起来’,必须让它融入当代人的生活。”年轻的刘珊选择将绣活运用到钱包、香囊、挂饰、书签等当代年轻人喜欢的“小玩意”上,令人眼前一亮。她还在各大平台开设网店,帮乡亲们带货增收。

  红安绣活的新生,不仅让村民的口袋逐渐鼓起来,也让大家的内心更充实,绣活承载的红色文化愈发可知、可感、可近、可亲。

  “欢迎大家进直播间!这双鞋是一针一线做出来的……”手机镜头前,席和玉热情地介绍着手中的绣品。很少有网友注意到,她坐着的是一个轮椅。

  17岁那年,席和玉在干农活时不慎从高处跌落,造成高位截瘫。在红安绣活里,她重新找到了自己。由于腿脚不便,席和玉只能在床上刺绣。趴着绣累了,就仰面躺着绣;躺着绣累了,就侧卧着身子绣。就这样,她不停绣着,绣出自己的锦绣人生,也绣出一条非遗传承之路。

  今年暑期,一位志愿者想把席和玉的故事拍成短视频,推广红安绣活。没想到,席和玉因此和扮演“童年的自己”的小演员飖飖结下不解之缘。

  初中生飖飖原本只打算为了演好角色而临时学几天刺绣,可一学就“上了瘾”。“席师傅,要是早点认识您就好了,我觉得绣花可比玩游戏有意思多了!”听到飖飖的话,席和玉乐不可支,她将全身技艺倾囊相授、不取分文:“这孩子有悟性、学得快,构思和配色还有一股特别的灵气。希望能有更多像飖飖这样的孩子喜欢上红安绣活,让红安绣活红起来、活起来,把红色文化和刺绣技艺一起传承下去。”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03日 08 版)

(责编:卫嘉、白宇)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成都城南社区: 看市井烟火与时尚新潮的浪漫融合

原标题:看市井烟火与时尚新潮的浪漫融合  火烧堰巷里的文创街区  走过城北的老街,第二期我们随着地铁1号线来到城南的老社区,或许是网红胜地,或许是幽静街巷。这些地方不仅充满市井生活的烟火气,也能从街道的有机更新与亮丽丰富...

四川向民间资本公开推介410个项目

原标题:四川向民间资本公开推介 410 个项目  记者近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我省精准聚焦投资需求,公开向民间资本推介410个项目,总投资超过6000亿元。  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当前要着力解决民间资本面临的“不敢投”...

四川仁寿:丰收的笑脸,绽放在乡村

开怀大笑,庆祝丰收。潘建勇摄笑看荷花别样红。潘建勇摄飒飒秋风吹过仁寿的田野、山间、果林,吹弯了水稻的腰杆,吹红了高粱的脸庞,吹满了盛装香甜果实的竹篮……丰收,是一年四季的希望。粮食在手,安全常有。潘建勇摄收菜是生活的乐趣...

山西“90后”残疾人圆中医梦:愿带给更多人点点微光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给像我一样或有类似经历的人一点点光亮和启发,让他们觉得我们也可以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8岁的张晓腾如是说。张晓腾为村民看病。高琦画摄儿时的一场疾病,使其...

第30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开幕[组图]

  9月19日,来自俄罗斯的参展商在杨凌农高会展台进行直播。当日,以“土壤健康与粮食安全”为主题的第30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在“中国农科城”陕西杨凌开幕,为期5天。本届杨凌农高会聚焦突破性创新和标志性成果,全...

京冀晋豫四地法院联手铸造太行山“司法屏障” 构建跨区域联动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本报讯 (记者 史风琴 吴艳霞)近日,环太行山四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联席会议暨研讨会在河北邢台召开。此次联席会议以“践行两山理念,共护绿色太行”为主题,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初心亭里讲法典

原标题:初心亭里讲法典  近日,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人民法院干警走进通阳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在居民经常纳凉的“初心亭”以拉家常的方式,将民法典里的法条内容转化为生活中的鲜活案例,并现场解答居民的法律问题,推动民法典走进千...

江西泰和:秋茶机采忙

2023年9月8日,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泰和垦殖场生态茶园,采茶机正在采收秋茶。近年来,泰和县积极推广机器采茶,省工省时提高采茶效率,提升茶产业机械化水平。邓和平摄(人民图片网)【1】【2】【3】【4】【5】【6】(责编:...

甘肃嘉峪关:大漠雄关迎客来

甘肃嘉峪关:大漠雄关迎客来12345678910连日来,甘肃省嘉峪关市旅游市场热度不减,前往嘉峪关关城的游客络绎不绝。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嘉峪关市累计接待游客580.52万人次,同比增长134.65%;实现旅游收入...

贵州玉屏:乡村秋色美如画

贵州玉屏:乡村秋色美如画12345  2023年09月10日22:04时下,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种植的水稻陆续成熟,乡村金黄色的稻田、蜿蜒的道路与村庄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乡村丰收画卷。胡攀...

2023
09/04
06:24
浏览量:614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小小布老虎“缝”出乡村振兴“大图景”

小小布老虎“缝”出乡村振兴“大图景”

我们的家园丨助推畜牧业转型升级 “红原模式”让高原牦牛“牛”起来

我们的家园丨助推畜牧业转型升级 “红原模式”让高原牦牛“牛”起来

武强 田野上长出爱乐之城(城市味道·行走县城看中国)

武强 田野上长出爱乐之城(城市味道·行走县城看中国)

 让村民永远快乐——记赵城镇永乐村党支部书记席苏顺

让村民永远快乐——记赵城镇永乐村党支部书记席苏顺

湖北省恩施州以品牌引领着力发展茶产业,83万名茶农因茶致富 一片绿叶成就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人民眼·农业品牌培育)

湖北省恩施州以品牌引领着力发展茶产业,83万名茶农因茶致富 一片绿叶成就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人民眼·农业品牌培育)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中国老区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警察网
  • 海外网
  • 中国长安网
  • 人报融媒
  • 111111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移动端

    • 手机视频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1905121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